查看: 70|回复: 23

冰川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天数:184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21539
  • 最近打卡:2023-10-02 14:56:26

35

主题

267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55
发表于 2023-8-28 03: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冰川,是指极地或高山地区地表上多年存在并具有沿地面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

冰川多年积雪,经过压实、重新结晶、再冻结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层次,并有可塑性,在重力和压力下,产生塑性流动和块状滑动,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

国际冰川编目规定:凡是面积超过0.1平方千米的多年性雪堆和冰体都应编入冰川目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天数:184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21539
  • 最近打卡:2023-10-02 14:56:26

35

主题

267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55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04: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气候寒冷,普遍存在积雪和冰冻现象。

这些积雪经过积压,重新结晶成冰,在重力和压力的影响下,沿着地面以塑性流动和块状滑动的方式前进,成为冰川。

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

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固态降水,其中包括雪、雾、雹等。

没有足够的固态降水作“原料”,就等于“无米之炊”,根本形不成冰川。

在高山上,冰川能够发育,除了要求有一定的海拔外,还要求高山不要过于陡峭。

如果山峰过于陡峭,降落的雪就会顺坡而下,形不成积雪,也就谈不上形成冰川。

雪花一落到地上就会发生变化,随着外界条件和时间的变化,雪花会变成完全丧失晶体特征的圆球状雪,称之为粒雪,这种雪就是冰川的“原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天数:184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21539
  • 最近打卡:2023-10-02 14:56:26

35

主题

267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55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04: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积雪变成粒雪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们之间的紧密度不断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挤压,紧密地镶嵌在一起,其间的孔隙不断缩小,以致消失,雪层的亮度和透明度逐渐减弱,一些空气也被封闭在里面,这样就形成了冰川冰。

粒雪化和密实化过程在接近融点的温度下,进行很快;在负低温下,进行缓慢。

冰川冰最初形成时是乳白色的,经过漫长的岁月,冰川冰变得更加致密坚硬,里面的气泡也逐渐减少,慢慢地变成晶莹透彻,带有蓝色的水晶一样的老冰川冰。

冰川冰的密度一般为0.83~0.92克/厘米3,富含气泡,它常由许多冰带组成,具有层理结构和可塑性,受力后常产生褶皱和断裂。

冰川冰形成后,在定向应力作用下运动就形成了冰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天数:184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21539
  • 最近打卡:2023-10-02 14:56:26

35

主题

267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55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04: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雪线: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季节变化就能引起雪线的升降,这种临时现象叫做季节雪线。

只有夏天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

就世界范围来说,雪线是由赤道向两极降低的。珠穆朗玛峰北坡雪线高度在6000米左右,而在南北极,雪线就降低在海平面上。

雪线是冰川学上一个重要的标志,它控制着冰川的发育和分布。只有山体高度超过该地的雪线,每年才会有多余的雪积累起来。

年深日久,才能成为永久积雪和冰川发育的地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天数:184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21539
  • 最近打卡:2023-10-02 14:56:26

35

主题

267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55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04: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积雪指覆盖在陆地和海冰表面的雪层,又称雪盖。按照积雪时间的持续长短,分为永久积雪(终年不消的积雪)、季节积雪(冬季积雪,夏季消失)两种类型。

永久积雪是在雪线以上,降雪的积累大于消融,地表常年覆盖的雪被。该雪被是动态变化的,新下的雪不断增加,而原来的雪又不断蒸发或融化,但总是积累大于消融,因而雪被能常年存在。

永久积雪在雪平衡线以上降雪积累量大于当年消融量,积雪终年不化。多存在常年温度在0℃以下的地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天数:184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21539
  • 最近打卡:2023-10-02 14:56:26

35

主题

267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55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04: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永久积雪的强度随着密度增加而不断增大。

当密度在0.123克/立方厘米时,抗断强度在294帕左右,当密度增加到0.3克/立方厘米时,抗断强度可达11000~12000帕。

永久积雪对光的反射能力很强,新鲜干洁的积雪几乎可全部反射入射的可见光部分,随着雪的粒雪化,可见光反射下降到0.6以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天数:184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21539
  • 最近打卡:2023-10-02 14:56:26

35

主题

267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55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05: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粒雪指原始结晶形态的雪,在热力或压力作用下,经过融解再冻结而形成团粒状的雪。由雪花变成粒雪的过程叫做粒雪化作用。

由雪花变为粒雪的过程可分为两类:

一是冷型粒雪化作用,全过程无融化和再冻结现象,如南级地区。粒雪化过程缓慢,主要由升华作用使粒雪表面形成冰壳雪粒细小。

二是暖型粒雪化作用。因温度较高,出现融化和再冻结作用雪粒大。中低纬山地冰川属之,粒雪进一步发展可形成冰川冰

是由积雪盆地中积聚的结晶形态的新雪,在压力或热力作用下,经融化、冻结、归并而成。

粒雪呈白色粒状,粒径常达0.5厘米以上,比重平均0.5左右。

粒雪在热力、压力的继续作用下,压紧、冻结或发生重结晶形成块状的冰川冰。

冰川冰呈蓝色,比重约为0.9。如对积雪盆地作一剖面,自上而下大致可分为积雪、粒雪和冰川冰几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天数:184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21539
  • 最近打卡:2023-10-02 14:56:26

35

主题

267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55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05: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粒雪盆:雪线以上的区域,从天空降落的雪和从山坡上滑下的雪,容易在地形低洼的地方聚集起来。

由于低洼的地形一般都是状如盆地,所以在冰川学上称其为粒雪盆。粒雪盆是冰川的摇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天数:184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21539
  • 最近打卡:2023-10-02 14:56:26

35

主题

267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55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05: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积在粒雪盆里的雪,究竟是怎样变成冰川冰的呢?

雪花经过一系列变质作用,逐渐变成颗粒状的粒雪。粒雪之间有很多气道,这些气道彼此相通,因此粒雪层仿佛海绵似的疏松。

有些地方的冰川粒雪盆里的粒雪很厚,底部的粒雪在上层的重压下发生缓慢的沉降压实和重结晶作用,粒雪相互联结合并,减少空隙。

同时表面的融水下渗,部份冻结起来,使粒雪的气道逐渐封闭。被包围在冰中的空气就此成为气泡。

这种冰由于含气泡较多,颜色发白,容重约为0.82~0.84克/立方厘米,也有人把它专门叫做粒雪冰

粒雪冰进一步受压,排出气泡,就变成浅蓝色的冰川冰。

巨厚的冰川冰在本身压力和重力的联合作用下发生塑性流动,越过粒雪盆出口,蜿蜒而下,形成长短不一的冰舌。

长大的冰舌可以延伸到山谷低处以至谷口外。

发育成熟的冰川一般都有粒雪盆和冰舌,雪线以上的粒雪盆是冰川的积累区,雪线以下的冰舌是冰川的消融区。

二者好像天平的二端,共同控制着冰川的物质平衡,决定着冰川的活动。雪线正好相当于天平的支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天数:184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21539
  • 最近打卡:2023-10-02 14:56:26

35

主题

267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55
 楼主| 发表于 2023-8-28 05: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川冰,一种具有塑性的、透明的浅蓝色多晶冰体。由粒雪经成冰作用而成。

成冰作用分为冷型和暖型两种。

冷型成冰作用是在低温干燥环境下,粒雪在粒雪层静压力下进行重结晶作用而逐渐变成冰。

这种重结晶冰密度较小,晶粒较细,气泡多而压力大,成冰过程很慢。

暖型成冰作用是在温湿环境下,冰雪融水沿粒雪层内的孔隙渗浸,降温时以粒雪为核心再结晶或冻结成冰。

视融水数量多寡可分别形成渗浸—重结晶冰、渗浸冰或渗浸—冻结冰,统称冻结冰,其密度较大,晶粒较粗,气泡少,成冰过程较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iscuzX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4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